上周,日本汽车制造商日产公司正式披露了其深陷的财务困境,并宣布了一系列激烈的节省成本措施。这些措施包括关闭至少三家工厂,并在全球范围内裁员数千人,以试图扭转其日益恶化的财务状况。
此前,日产公司发布了其季度财务报告,其中正式确认了与本田的合并计划已经破产。这一举措原本被许多人视为日产走出困境的希望之一。
据日产公司透露,其节省成本措施预计将在2026年日本财政年度带来约4000亿日元(约合191.5亿元)的节省。然而,这一计划背后的背景却令人担忧:其营业利润从2023年4月至12月的4784亿日元下滑至2024年同期的640亿日元,净利润更是下降了3202亿日元。
为实现节省成本的目标,日产公司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2500名“间接”员工,并计划通过整合生产线、调整班次和转移工作岗位来进一步削减成本。从2025财年第一季度开始,日产预计将在三家工厂实施这些措施,节省1000亿日元。
据日产公司称,已确认关闭的工厂包括泰国的一家工厂(两条生产线中的一条)以及美国的两家工厂(坎顿和斯麦尔纳)。尽管泰国只有一个工厂位置,但技术上它有两个生产线,被视为两个独立的工厂。在澳大利亚,日产纳瓦拉生产线虽然不会被砍掉,但阿尔梅拉和Kicks的生产将与纳瓦拉和Terra合并。
此外,日产此前已经宣布将全球裁员9000人,其中6500人来自制造业务。此次裁员计划将进一步加强这一举措。日产公司还重申,预计到2026年4月,其全球生产能力将从500万辆减少20%,降至400万辆。
不仅基层员工会受到影响,日产20%的管理层也将面临裁减。尽管一些行业专家认为日产为摆脱财务困境所做的努力还不够,但日产CEO内田诚表示,进一步的裁员也不是不可能。他在接受采访时坦言:“我们能否继续作为一家独立公司生存下去?这是一个重大话题。我们不得不毫不忌讳地探索所有选项。”